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都匀市 >> 都匀市环境 >> 正文 >> 正文

农民日报整版

来源:都匀市 时间:2022/7/16

新时期黔南精神

追赶

领先

跨越

  编者按:9月28日,《农民日报》在四版以文图并茂的形式整版刊登了黔南日报记者参与采写的《都匀毛尖引领黔茶出山:一个“绿富美”产业的转型跨越》一文,对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及都匀毛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度报道。现将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农民日报》年9月28日四版。

黔南日报记者 文/刘雪红 图/李庆红 冯小东

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开幕式。

  

  9月23日,以“牵手茶人,拥抱世界”为主题的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在贵州省黔南州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数千茶界人士齐聚黔南,游茶山、听茶歌、赏茶艺、品茗香、论茶道,领略中国茶文化的神奇魅力,共商黔茶发展大计,共献黔茶振兴良策。

  名中外知名茶界人士、名饮茶长寿老人、名中外书画名家、家中外新闻媒体、支中外茶艺表演队、家中外知名茶企,成为本次盛会的最大亮点。这次盛会,规模空前、影响力巨大,百余家媒体纷纷聚焦都匀毛尖茶人会的各项茶事活动,并吸引了韩国等热爱中国茶的国家   其实,这样“高大上”的茶事活动,近几年来在贵州省黔南州频繁举办。目的只有一个,贵州绿茶的领军品牌都匀毛尖茶要引领黔茶出山。

  近年来,黔南加快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推进茶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让这个拥有30多万从业人员的产业,在经历“脱胎换骨”的阵痛之后,走上了“强筋健骨”的三产融合发展新路。

津巴布韦茶艺表演队在茶人会上一展茶艺。

锻造品牌:“都匀毛尖”誉满全球

在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上,津巴布韦茶艺代表队的两名茶艺师以娴熟的茶叶冲泡技艺,吸引了媒体记者的“长枪短炮”。在当天举行的茶人会上,来自美国、韩国等国家,以及北京、杭州、贵阳等地区的支中外茶艺表演队,用茶艺诠释了中华茶文化的魅力,让茶客们品尝到了都匀毛尖茶独特的品质和芳香。

特别是在茶人会期间举办的“牵手茶人·茶香四海——都匀毛尖与世界对话”茶高端论坛、兴文强茶联盟年会、中国茶产业发展智库峰会、贵定阳宝山佛教圣地佛茶文化研讨会、茶馆业态与发展研讨会等业界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众多茶界专家学者以茶论道,对中国茶文化、黔茶文化及历史进行研讨,为都匀毛尖引领黔茶出山把脉献策。

通过“茶人”的口口相传,都匀毛尖再次誉满全球。

年以来,黔南围绕都匀毛尖主题,还开展了珠三角、长三角百家媒体记者“乘高铁、品毛尖、看黔南”大型采风、都匀毛尖茶仙子国际选拔大赛、都匀毛尖百年品牌推介等系列活动,环环相扣的品牌宣传推介,让人目不暇接。去年,黔南重拳打造的“中国茶文化博览园”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世人目光,并被中国茶叶学会列为茶叶科普教育基地。目前,总投资2亿元的都匀毛尖小镇一期项目已经完工,具有明清和民国风韵的毛尖小镇将作为影视拍摄基地。以都匀毛尖茶故事为主题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星火云雾街》将于10月12日在这里开拍。

一系列高层次、多元化、广角度的茶事活动、节庆活动、赛事活动,让都匀毛尖品牌渗透力、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与日俱增,都匀毛尖茶品牌无形资产不断壮大。

年12月,在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上,都匀毛尖茶以“”的品牌强度和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中国区域品牌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榜单。

茶人会上,嘉宾品尝黔南传统民族大缸茶。

保驾护航:构建产业服务体系

年8月,贵定县与中外建城市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13亿元的云雾镇茶旅、农旅一体化项目。该项目以“产业生态化、生态景观化、景观特色化”为建设理念,依托云雾茶叶发展优势和地形地貌特征,建设和开发云雾镇全域内的公共建设和基础设施。同时,还将对云雾镇内景点进行包装,将茶产业与电子产品、互联网产品深度融合,打造出茶旅、农旅休闲游新高地。

是优越的政策环境,让茶这个“绿富美”产业成为招商引资的大热门。

为了做优做大做强茶产业,黔南两次出台茶产业发展意见,把茶产业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贵州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阵营里,举起了“都匀毛尖”百年品牌的旗帜,成为黔南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年5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正式颁布实施,黔南茶产业开始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紧接着,黔南出台了《创建都匀毛尖世博名茶知名品牌三年行动计划纲要》,举全州之力通过加强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搞好产品营销、创新体制机制,着力解决都匀毛尖有品牌无规模、无市场、无知名度等突出问题。

一系列服务产业的政策措施为都匀毛尖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有数据显示,全州茶叶基地面积从年的74.35万亩发展到目前的.5万亩,投产茶园面积72万亩。建成省级茶叶园区5个、州级茶业园区8个;万亩以上乡镇30个、万亩专业村15个,建设15亩以上茶叶专业大户及3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余个。全州涉茶企业、专业合作社已达家。全州茶叶产量产值从年的产量0.85万吨、产值12.66亿元,发展到年的2.09万吨、33.64亿元。投产茶园平均亩产值元以上,茶农人均年收入元。

机械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黔南致力于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安全茶。

补齐短板: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9月25日,在“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瓮安”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上,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发展研究中心为瓮安县授予了“中国绿色特别贡献奖”。

瓮安县获此奖项,茶产业功不可没。近年来,该县坚持“欧标”标准,致力于生产有机茶。今年5月,瓮安县选送5个绿茶样到欧陆分析技术服务(苏州)有限公司进行检测,这家专业从事生物分析检测的国际化专业机构出具的分析报告显示,该公司送检的5个茶样通过项检测,全部达到欧盟出口标准。

年8月,黔南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了一项“都匀毛尖成分与功能等基础研究”的课题,得出了权威的理论数据,从科学的角度,对都匀毛尖品质进行了诠释和分析,解开了都匀毛尖优秀品质的“秘密”。课题组负责人、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教授黄亚辉认为,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品种是基础,加工技术是关键,生长环境和管理水平是必要条件,都匀毛尖茶所处的环境因子,构成了都匀毛尖茶具备卓越品质的基本条件。

都匀毛尖来自中国南方喀斯特森林,生长在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好山水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拥有高香气、高氨基酸、高叶绿素、高锌和低稀土元素的高端品质,在色、香、味、形、效上堪称一绝。但更加重要的,是多年来黔南建立起的“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管量体系。正因如此,才让都匀毛尖冲破严苛的欧盟“绿色壁垒”,向世界亮出了绿色茶、生态茶、健康茶、安全茶的身份。

为了锻造都匀毛尖品质,黔南多次对都匀毛尖茶地方标准进行修订,并制作实物标准样免费发放到企业,让企业参照“标尺”生产。这种统一原料、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包装标识的标准化生产模式,确保了都匀毛尖茶的品质特色,使长期以来制约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的“标准化”问题得到了解决,补齐了黔南茶产业发展的短板。

引导企业建立从鲜茶叶生产、采收到茶叶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及售后服务全过程各个环节的产品标识和追溯制度,建立从鲜茶叶生产到成品茶消费的信息网络和内部局域网络,让消费者了解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及运输的整个过程,通过扫描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yunzx.com/dyshj/13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