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清欢
连载·14
第二天一早我直接赶往客运站。
“到阳合乡。”我站在售票窗口对售票员说。
“没有到阳和乡的车。”
“有到归兰乡的要吗?”
“我到阳合乡。”我口气坚定。
“阳合乡已经合并到归兰乡了。”
“合并了,什么意思?”
“就是阳合乡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只有归兰乡。”售票员的口气表情一如既往的淡定。
“存在的为什么就不存在了呢?”
“先生,你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换了一个名字,地方还是原来的地方。”售票员有些不耐烦了。
“那好吧。来一张到归兰乡的票。”
我上了一辆从都匀开往归兰乡的客车。打开包,我拿出了那个笔记本,心想阳合乡合并了,牧李村呢,不会也合并了吧。如果是这样,那找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天气阴沉,街上行人稀少。昨夜一场细雨,化作一路泥泞。黔南院子、秦汉影视城、毛尖小镇、杉木湖畔等广告牌、指示牌从眼前划过。
出城不久,车穿过一条宽敞的大道后,就上了一条县道。沿途山峦重叠,清水成湖。一寨人家,瓦房砖房,错落有致。偶尔出现一栋吊脚木楼,坐落于山脚,门前稻田纵横,油菜葱郁。车经过集镇,停在路边。有人下车,有人上车。有马车经过,赶马车的人神情淡定,嘴上叼一根烟。车上有人把头伸出窗外和赶马人打招呼:
“去赶场啊。”
“是呢,今天啷个这样早?”
“不早喽。生意好,开慢点啊。”
赶马车的人一声“驾”,扬长而去。
摄影/卢桃
都匀秦汉影视城
客车继续赶路,车载电视播放的是歌唱家尤雁子演唱的歌曲《梦回古寨》,旋律优美,声音空灵。车经过寨子路口,少不了要停下来,等旅客上下。下车的人拖儿带崽,上车的人扛米抱鸭,人人不修边幅,个个穿着随意。车上有认识的互相打招呼,说的本地方言,尾音极长,好似唱歌。和我同排的是一对母子。母亲上车时,手提一个绿色纸盒,盒子外壳上写着:长顺绿壳鸡蛋。孩子六岁的样子,穿的衣服左胸前,印有“都匀市第八小学·”的字样。一路上,母亲和孩子念顺口溜:都(dōu)匀大桥头,汽车(quē)打转(juàn)转,火车打(juǎn)圈圈。一个老者者,骑辆黄包车,压死棵(kuō)老蛇(xué),扳(biǎ)弹(tiá)扳弹勒……!两人说完,笑声划过。
车一路走走停停,差不多中午的时候,才来到归兰乡车站。到终点站,车上只剩下我一个乘客了。开车的师傅是一个大胡子,个子矮小,皮肤粗糙,声音瓮声瓮气,好似来自幽深的地窖。
走出车站是一个农贸市场。有几个中年男人围蹲在一炉火前打牌。旁边有一排摊位,有的卖小吃,有的卖菜。卖菜女人有的在纳鞋底,有的在织毛衣。见我走近,卖菜的主动问我要不要买豆腐,我说不买。卖小吃的高跟鞋女人走上来热情洋溢地说道:
“尝尝我们都匀的冲冲糕,传统小吃,上百年了,好吃老火。”
冲冲糕,我没有见过的美食。看着蒸锅在冒气,一股香味飘出,我忍不住买了两个。放入口中,有韧性,柔软香甜。
摄影/胡绍德
都匀归兰奉合水族端节斗牛
吃毕。我向她们打听到清欢寨怎么走。
“清欢寨?”
“没晓得。”
“我也没晓得。”
她们很热情,争先恐后回道。纳鞋底那位转身问身后打牌的男人。
“你们晓得清欢寨不?”
“没晓得。”
“那牧李村呢?”我又问那妇女。
“牧李村离这里老远了,你要打个摩托车去。”
“哪里有摩托车?”
“往前面走,到路口等,会有嘞。”
摄影/陈国宜
都匀斗篷山风景名胜区
我谢过她,往前走,来到公路边。远处的山峰进入眼帘,形状奇特,好似一只巨大的乌龟。路两旁的树木枯枝败叶,满目萧瑟。有人肩挑一担柴,赶着牛从远处走来,慢慢悠悠,从我面前经过,最后消失在路口。我正想要不要继续在路边等下去时,突然有一个男人骑摩托车从远处疾驰而至,我拦住他。
“你要去哪?”
“我到清欢寨。”
“清欢寨?你是不是弄错了哦,这里没有这个寨子。”他几乎想都没有想随口就说道。
“不可能。”
“是我是本地人还是你是本地人嘛,我又不会骗人。”
“那你送我到牧李村。”
“牧李村哪里?”
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他。
他见我不吭声,继而说道:
“你是不是找人嘛?”
“是。”
“那我就送你到村委会那。”
“好吧。”
图文统筹:邹元红音效制作合成:史莉
责任编辑:饶希莜讲述:徐铭史莉饶希莜李玥辰姜维编审:史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yunzx.com/dyshj/1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