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由来
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赛道上,“光伏+”已成业界常态,农光互补、牧光互补、渔光互补的成功案例时常见诸报端。光伏频频成功跨界的底气,并非是国家能源转型大棒下的被迫选择,而是光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样,光伏此次在贵州跨界到茶园,看似试点,实则隐藏着投资者对能源转型及乡村振兴的深度思考。
据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光伏板下的茶树与露天茶树相比,产量提高了20%,且光伏板下的茶叶氨基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有明显提高。事实上,茶叶和光伏是绝配!这种“茶光互补”光伏发电模式,克服了土地资源稀缺,地面光伏电站发展较为缓慢等短板,将光伏发电和茶叶种植相结合,既无污染零排放,又不额外占用土地,实现土地增值利用,是光伏发展和茶叶生产的双赢!
二、项目背景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国规模性的“农光互补”项目超过余个。从最初获取土地、降低成本到精细管理、精智发展,“农光互补”项目必然向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需要电力行业发挥技术、资金和管理优势,需要科研机构和高校发挥研究、人才和声誉优势,多方携手深化“光伏+产业”融合发展,共同服务绿色转型、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多维目标。在电力产业破解出路的时候,也为传统农业寻得新机。
《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12号),“(一)光伏方阵用地。光伏方阵用地不得占用耕地,占用其他农用地的,应根据实际合理控制,节约集约用地,尽量避免对生态和农业生产造成影响。光伏方阵用地涉及使用林地的,须采用林光互补模式,可使用年降水量毫米以下区域的灌木林地以及其他区域覆盖度低于50%的灌木林地,不得采伐林木、割灌及破坏原有植被,不得将乔木林地、竹林地等采伐改造为灌木林地后架设光伏板;光伏支架最低点应高于灌木高度1米以上,每列光伏板南北方向应合理设置净间距,具体由各地结合实地确定,并采取有效水土保持措施,确保灌木覆盖度等生长状态不低于林光互补前水平。光伏方阵按规定使用灌木林地的,施工期间应办理临时使用林地手续,运营期间相关方签订协议,项目服务期满后应当恢复林地原状。光伏方阵用地涉及占用基本草原外草原的,地方林草主管部门应科学评估本地区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合理确定项目的适建区域、建设模式与建设要求。鼓励采用“草光互补”模式。
光伏方阵用地不得改变地表形态,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后续开展的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底版,依法依规进行管理。实行用地备案,不需按非农建设用地审批。”
茶树属于少数耐弱光的植物。茶树优质栽培需要遮光,适宜的温度及合适的光源对茶树生长非常重要。在茶树上方安装光伏,不但能解决抗旱遮光的问题,增强茶树抵御灾害的能力,还能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叶产量。
茶叶生产过程中搓茶、炒茶、烘干等道道工序都离不开电,茶园利用光伏发电,减小炒茶季的用电压力,为茶园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一年四季均可坐享发电收益。
当光伏茶园变得越来越美,跟环境相融合的时候,能吸引人流来发展当地的旅游服务业,丰富茶叶产业业态,打开茶园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通道,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投资方还可以茶农为依托,做整体销售,打造命运共同体。
茶树是一种耐阴作物,遮阴是茶叶生产中的常见技术措施。茶园搭建光伏设备能有效增加茶园茶叶产量,促进茶叶中茶氨酸合成,增加茶叶水浸出物含量,有效降低茶叶中咖啡碱含量,从而提高茶叶品质。同时,光伏设备的搭建可以有效降低夏秋高温,冬季低温和春季倒春寒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提高茶园防灾抗灾能力。专家组建议,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强化项目选址选线,主动避让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统筹好茶园生产和光伏设备建设的关系,使项目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三、市场分析
与建设集中式大型光伏地面电站相比,光伏农业大棚项目有诸多的优势:
1、土地利用优势光伏农业大棚发电组件利用的是农业大棚的棚顶,并不占用地面,也不会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能够节约土地资源,尤其是在当前耕地大量减少的环境下,对土地的高效利用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建设光伏农业大棚还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配套农业,让农民实现一份土地多份收入,也是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的一种途径。
2、种植模式优势在农业大棚上架设不同透光率的太阳能电池板,能满足不同作物的采光需求,可种植有机农产品、名贵苗木等各类高附加值作物,还能实现反季种植、精品种植。
另外,普通大棚一年只能种两季,光伏棚可以种四季,收入可以翻番。
、经济效益优势
光伏农业大棚所发的电不但可以并网销售给电网公司,实现收益,还可以满足农业大棚的电力需求,比如支持大棚的灌溉系统,对植物进行补光、解决温室大棚冬季供暖需求,提高大棚温度,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为投资企业节省电费。
4、成本优势
与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相比,光伏农业大棚一部分的发电量可就地消纳,减少了输电线路上的损耗。
与传统大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顶部是光伏玻璃和电池板,使用寿命能达到25年,传统大棚一年薄膜钱就要花三四千元,25年就能省下将近10万。
5、项目选址优势
地面电站用地需求量高,一般只能选址于荒山、荒坡、滩涂等未利用地,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电站建设难度大。农光互补项目可利用一般农田,在不改变土地利用性质、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前提下,实现光伏电站的建设。
6、可发展为观光农业光伏农业大棚往往可以利用良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依托观赏苗、有机农产品等的观赏和采摘,来开发一些集观光、休闲和体验一体的旅游资源,形成观光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四、效益分析
“茶光互补”不仅照亮了茶农的致富路,还为智慧茶园、绿能茶园、零碳茶园提供了多种解决思路,将会为振兴乡村和建设美丽乡村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茶叶的品质更是超过了先前的预期。“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醇厚持久,滋味鲜爽甘甜”,喝过光伏茶的人总是赞不绝口。茶叶的产量更是振奋人心,光伏茶园比传统茶园年均增产10%-0%。
据贵州大学茶学院院长吕立堂介绍,光伏可以增加散射光,减少直射光,光伏板的架设对茶园进行了遮光处理,正迎合了茶树喜阴、喜温、喜湿和喜漫射光的特性。“散射光多的时候,茶氨酸含量就比较高,整个茶树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就会升高,这就使绿茶的鲜爽度比较好。”吕立堂表示,茶学院通过长期跟踪研究发现,光伏板调至高度两米,角度18度,对茶叶的生长效果最佳,茶叶氨基酸含量比板外茶叶能高出.9%。
与此同时,相对于春茶,茶园搭建光伏板对夏秋茶产量及品质影响更大,推测原因为夏天光照强,搭建光伏设备有效降低了茶园的温度,避免阳光直射。夏天时光照强烈,茶树生长不需要太强烈的光照,同时茶氨酸合成需要低温,漫照射使得夏秋茶产量增加显著,并极大提升了夏秋茶品质。
产量和品质得到保障的同时,光伏茶园还将带来可观的绿电收益。按一百亩的光伏茶园规划,光伏年发电量可达万千瓦时,产生的绿电可就近用于居民生活、茶园生产及周边污水处理等设施的能源供应,每年带来的发电收益达万。
此外,光伏茶园还有助于开发新能源,有助于改变能源结构,促进茶产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真正实现了茶光互补效果,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
此报告为摘录的部分内容,如需定制化编制立项、批地、备案、申请资金、银行贷款、专项债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请咨询。
#可行性研究报告#转载请注明:http://www.duyunzx.com/dysyy/1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