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都匀市 >> 都匀市学校 >> 正文 >> 正文

ldquo十三五rdquo成就

来源:都匀市 时间:2021/3/26
“十三五”以来,黔南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州工作重中之重,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开创新局面,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黔南“三农”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产业革命“战天斗地”农业发展有奔头

黔南州探索七条“精准打法”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三都县“七小”庭院经济、平塘县“校农结合”、长顺县“三定三统”模式、福泉市“双公司+双订单+双保险+双支部”模式等一批标准化、样板化,具备可操作、可复制的经验做法,让黔南农业发展突飞猛进。

长顺县广顺镇四寨村民种植铁皮石斛

五年来,产业扶贫始终是脱贫攻坚的“主引擎”。产业扶贫政策覆盖了98%的贫困户,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建成一批批产业扶贫基地,产业扶贫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数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扶贫举措。五年来,全州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5.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年底的16.45%降至年底的0.68%,贫困人口按现行标准全部脱贫。

11月16日,农民在龙里县湾滩河镇园区村“帮扶大棚”里采摘茼蒿。龙毅摄五年来,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按照“稳粮优经”的思路,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同时,积极利用和开发地方特色优势,大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年来调减低效作物.8万亩,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刺梨等12个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预计到12月底,全州12个特色优势产业总产值达亿元,占农牧渔总产值亿元的89%;辣椒、瓜类、豆类等8个优势单品种植面积万亩(次),占播种面积万亩(次)的54.4%,建成全省最大的茭白、佛手瓜基地。蔬菜、水果、中药材、刺梨种植规模较年分别增长83.02%、53.69%、57.48%、34.17%,推行绿色增产种植模式,提高优势作物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水平,实现产量产值双增。

荔波县精品水果枇杷丰收

五年来,畜牧业也在加快升级。猪粮安天下,生猪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年受到非洲猪瘟冲击,阻断了我州生猪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州认真落实生猪生产恢复扶持政策,相继招引牧原等15家生猪企业落户,到位资金16.21亿元。21个省级重点生猪养殖项目建成7个、在建14个,项目全部建成后,生猪产能将达到.17万头,生猪产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州13个兽医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一级以上标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基本建成。预计12月底,全州生猪、能繁母猪存栏分别达到.5万头、18.22万头,分别恢复到年末的.9%、98.5%。牛羊禽肉较快增长,产量达到3.27万吨、0.46万吨3.94万吨,较年分别增长89%、44%、%。随着生猪生产快速恢复、出栏量增加,猪肉价格已连续8周回落,集贸市场价格每公斤48元,比今年2月份的最高点低16元。

五年来,“都匀毛尖”这张名片越擦越亮。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成功举办五届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区域公共品牌价值从年的23.54亿元提升到年的品牌价值35.28亿元,连续两年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十强,被评选为“最具经营力品牌”;投产茶园面积从年底的61.09万亩发展到年的.82万亩,增加了整整一倍;产值年均增长16.7%,预计年实现产值76.96亿元;打造万亩茶园乡镇35个,万亩茶园村21个,绿化荒山平方公里,茶产业已成为绿色发展新理念在黔南的生动实践。瓮安县荣获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都匀市荣获中国茶旅融合竞争力十强县、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都匀毛尖茶旅小镇茶园风光

五年来,农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把质量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建立农产品合格证试行主体名录家,绿色优质农产品数量增多,绿色食品认证企业21家28个产品,有机食品70个,培育都匀毛尖、长顺绿壳鸡蛋、龙里刺梨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7个,“两品一标”认证面积.5万亩,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8%。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州建设,罗甸、长顺荣获国家农产品安全示范县,福泉、平塘等8个县(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全州农作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6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的比例达到96.94%,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75.63%,大型规模场设施配套率达%;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现化肥农药负增长。

都匀市良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李庆红摄

五年来,农产品产销对接质效显著提升。结构调整的产品种出来,必须开拓市场卖出去、卖个好价钱。年以来,全州各产业相关企业组织开展或参加产销推介活动共62次,获得订单11.82亿元;在广州市设立农特产品展销中心26个,建立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8个,销售农产品12.4万吨,销售总额12.2亿元。深入实施农产品“七进”行动,推动农产品进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超市、批发市场,构建长期稳定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关系,本地机关单位、教育、医疗等公共机构采购州内农产品年均占比已达90.9%,州内社会化市场体系采购州内农产品年均占比提升到了65.1%。出台发展电子商务措施,引进苏宁易购、拼多多、天猫优品等国内外知名电商服务企业,畅通产品销售出路,不断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推动“黔货出山”。

口袋脑袋“双双富足”农民有盼头

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由年的2.97:1缩小到年的2.85:1。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7.9%,第四季度增速将继续提高,小康之年农民将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位于荔波县甲良镇甲良村的贵州五象实业有限公司里,工人正在挂袋上采摘木耳。徐朦摄

五年来,龙头引领效应渐次显现。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依托龙头引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仅年全州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73个,签约资金88.65亿元,到位资金18.44亿元,开工项目6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3个)。全州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个(省级以上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个(国家级示范社40个、省级示范社47个、州级示范社个)、家庭农场个(州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个)、种养加销专业大户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带动56.8万户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增收。

罗甸县龙坪镇罗化蔬菜种植基地李庆红摄

五年来,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农民群众。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完成,将.54万亩承包地确权给76.82万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到农户手中,为全面开展土地延包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础上,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02万人,完成折股量化资产总额47.62亿元;组建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个,发放股权证68.88万本。推行“村社合一”改革,15个州直部门联合出台支持“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政策措施,加快村集体企业化经营专业化发展。积极引导农户以土地、人力、资金等要素入股企业、合作社,让农户与企业、合作社抱团发展,稳定增加群众收入。全州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与个“村社合一”经济组织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村级党组织书记依法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选派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占比达35.8%,允许村干部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兼职兼薪,吸引符合条件的致富能手、返乡商人、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入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担任职务,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为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干事创业平台。长顺县核子村通过“村社合一”,全力推行“反租倒包模式”模式和“”经营利润分配机制,有效破解农村“五散”难题(农户松散、土地零散、资金闲散、市场分散、合作社软散),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集体增实力、村级组织增活力”的强村富民之路,成为各地学习的样板。

平塘县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仪式在牙舟镇翁片村举行。闫路斯涵摄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十四五”时期,我州将持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奋力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

来源:山水黔南

总编辑:雷宏图张发扬

审 校:谭毅周玲

编 辑:莫宇

黔南宣传

投稿邮箱:qnxcbjb

.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yunzx.com/dysxx/9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