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都匀市 >> 都匀市环境 >> 正文 >> 正文

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闪光都匀八小非遗文化传

来源:都匀市 时间:2020/8/27
云南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452.html

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闪光

——都匀八小非遗文化传习纪实

“龙文化”育就坚韧向上品格

黔南州非遗协会为学校授牌:黔南州非遗文化进校园示范基地

八小艺术实践工作坊纪实短片

  贵州省都匀市第八小学座落于贵州苗岭山脉南侧,吮吸山河之瑞气,沁润缕缕毛尖茶香育良才。自年起,都匀八小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九十年历程,慢慢沉积了属于它的厚重底蕴,地处新都市北城区开发地,吸纳了来自五湖四海外来务工子女,也不懈坚持传承和学习着中华古老文化的精神意念、在努力创建“龙文化”校园的同时用中华民族所具备的“龙”的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大胆创造、诚信和谐精神激励师生,深入挖掘家乡文化与校园“龙文化”契合点,以中华民族精神励志、以校园文化熏陶,以耳濡目染的环境育人,逐步形成都匀八小新发展的动力和校魂。

八小非遗工作坊师生参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朱新武到都匀八小展区了解特色教育开展情况(右二)

外国友人到八小展区参观合影

  近年来,都匀八小以“民族非遗”为重要载体,以“学校课程”为依托,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今天的都匀八小,中华武术、彩龙运动、牙舟陶、苗族抛花绣、水族剪纸、枫香染技艺等传统文化社团活动带给了全校学生,甚至家长积极的影响,感染和熏陶,激发了全体师生传承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和信心。

  

黔南非遗协会执行会长胡运老师给学生讲授民族服饰文化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新时代中国非遗的文化使命不仅是言语和文字上的传承,更是行动中的践行。

01

校园非遗传承项目一剪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艺术之花——水族剪纸绽放校园

  水族剪纸的内容非常丰富,在都匀阳和、基场水族地区广为流传,主要用于刺绣底样,装饰图案、窗花、花灯的灯花,也有民俗活动等等。剪纸生活气息浓厚,风格朴实,在构图上讲究工整、对称、平衡、严谨,在内容上喜用龙、凤等虚拟祥瑞动物,日、月等大自然的各种奇异景观,飞禽、走兽、花草等生活常见动植物,来反映了水族人民对现实生活热爱和渴求生活美好和幸福的愿望。

 剪纸社团学生作品展示

  年10月,学校建成独具一格的民族剪纸屋,继而组织美术教师进行民间拜师学艺,并聘请本土中国水乡剪纸艺术家第一人韦帮粉老师、都匀市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陆武舒老师为非遗文化指导教师,年4月学校美术教师莫贞珍参加都匀市非遗中心水族剪纸培训,至此,校园“巧剪刀”剪纸社团从环境思考到师资力量的打造初具规模,再加上小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好奇与热爱,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让人惊喜的:社团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技艺后,尝试从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的方式观察,自创剪纸图案,这一思一剪,将剪纸中的神话故事、生活场景描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更是新时代少年儿童富有思想和生机的中国梦。

  

省级剪纸传承人陆武舒老师剪纸课堂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从小培养孩子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发现美,理解美,逐步形成创造美的技能,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发展内涵,更让孩子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其魅力所在。八小校园剪纸艺术课与非遗课程相结合,年9月正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形成学校美育特色,培养了第一批熟练掌握技艺,独立完成难度较大剪纸作品的小学生。学生剪纸作品年11月参加黔南州“非遗进校园”小学生非遗技艺大赛场活动、年1月参加黔南州非遗协会现场展示,受到了社会各界称赞。

02

校园非遗传承项目二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天籁之声——人与自然和谐的音乐

  

  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作为贵州非遗文化瑰宝,侗族大歌作为侗歌中最精华的组成部分,它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

八小学子与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同台展示

八小这个大家庭聚集着布依族、苗族、水族、侗族、壮族等众多民族,目前学校名学生,男生名,女生名。少数民族学生人,占学校总人数78.3%。汉族学生仅名。少数民族19类。民族音乐与少儿音乐的整合一直是学校美术老师努力的方向。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挖掘和熏陶历来已有。校园小百灵自信优雅,全员教师对音乐的热爱与共享形成了良好的氛围,早在年12月,由教师队伍组建的50人合唱队《侗乡花桥》,《杉木河》参加都匀市教育系统新年合唱比赛,以宛转悠扬的侗族大歌赢来全场掌声,喜获一等奖;继而参加全州五一合唱比赛再次夺冠;年5月都匀市小学生合唱比赛,侗歌《侗乡春色》惊艳四座,一举荣获第一名;同时在黔南州小学生合唱比赛再次夺魁;年7月,学生合唱队侗族大歌《寸草生辉》录制参加贵州省体艺节比赛荣获二等奖。音乐是相同的,民族非遗音乐更是焕发活力的良性传染,它让人与自然和谐这一天籁之声在八小声动梁尘,萦绕心间。

03

校园非遗传承项目三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枫香染技艺:画在土布上的青花瓷——枫香染

  

都匀八小非遗传承活动——枫香染

  枫香染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这一传统印染工艺色彩独特、美观大方、风格独异,有很高的收藏和欣赏价值。被誉为:“画在土布上的青花瓷——枫香染”。作为贵州黔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精品,枫香染印染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其染布的方法也有“回归自然”的现代风味。

  

黔南州小学生非遗大赛场枫香染技艺展示现场

  年8月,都匀八小与都匀市非遗文创园枫香染技艺工作室签订协议,成立“枫香染技艺”校外实践基地,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枫香染印染技艺优秀守艺师冉光津老师为非遗指导教师。8月31日,首批学员开展第一次体验活动,当枫香染技艺带着独特美丽的少数民族图腾悄然进入孩子们的心里,蓝染技艺开始在少年儿童心里盛开出灿烂无比的童艺之花。蝴蝶、花鸟等一幅幅作品在非遗指导老师的演示下通过清水浸泡,蓝靛染色发生氧化,最后呈现枫香染的青花瓷之美时,这一传承两百多年的民族手工技艺真实而具体,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还会亲手制作,更是异常欣喜。

  

师生创作枫香染十米长卷《民族大团结》

  接下来短短3个月时间,学校工作室相继完成了枫香染时代新篇的两幅原创长卷,分别为学生集体创作10米枫香染《青山绿水家乡桥城》与师生集体创作12米枫香染《56个民族大团结》。工作坊组织学生对家乡高原桥城——都匀形态各异、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建造特点进行采风,资料收集,绘制手稿,以枫香染别样的青花之美进行10米画卷染绘;随后,师生集体构思,共同发现56个民族服饰的特点以及风土人情,用儿童喜爱的画风染绘56个民族各具特色、载歌载舞的欢乐景象,以原始古朴的绘画技巧描绘出对家乡最深情的蓝,歌颂了家乡人文之美,万物之美。

04

校园非遗传承项目四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塘牙舟陶:心成形,艺手捏——牙舟陶醉少年时

   有一种古朴自然的陶器,它晶莹光润、神韵别致。年它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名字叫牙舟陶。牙舟陶,是贵州陶瓷艺术中的“精绝”之作。其生产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时至今日,黔南平塘牙舟镇还以古老的轮制法制作,并沿袭着以龙窑烧制的传统,龙窑,也称爬坡窑。牙舟陶要在~1℃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成品色泽鲜艳,泥土的质感及人工的痕迹向人们展示了一种超越感官愉悦的新奇魅力。牙舟陶造型特点自然古朴,线条简洁明快,色调淡雅和谐,具有浓重的出土文物神韵,而泥性的塑型之美与柔韧性更是影响着儿童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孩子天生喜欢玩泥巴的天性不谋而合。心成形,艺手捏,家乡牙舟陶如磁石一般走进八小少年时,就已牢牢捕捉了孩子们的心。

 学生制作牙周陶

  年4月,都匀八小与都匀市非遗文创园黔南牙舟陶工艺传习馆签订协议,成立“牙舟陶技艺”校外实践基地,聘请牙舟陶第九代传承人张猛老师为非遗指导教师。5月1日,工作室组织首批学员进行了实践体验,9月,学生工作坊创作作品近百件,牙舟陶独有的陶泥、烧制温度的特殊要求加上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古老朴实的牙舟陶又添活泼可爱的儿童之趣。“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既是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又是一场珍贵的民族文化艺术之旅,孩子们走出常规教材传授的课堂,通过动手操作,更生动地去了解祖国,特别是自己家乡的传统民族文化技艺,以小践行者的行动有力推动了地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都匀八小非遗研学走进家乡牙舟陶

01

张胜猛老师给学生介绍牙舟陶珠江技艺

05

校园非遗传承项目五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中技艺传承有梦绣美家乡

  

  黔南苗族抛花绣是都匀市第八小学近年来重点寻访和继承学习的民族传统文化技艺之一。年9月,在黔南州民族刺绣研究院院长胡运老师的全力支持下,学校组建了学生刺绣艺术实践工作坊,年5月,“都匀八小民族刺绣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顺利在都匀市民族文创园黔南州刺绣研究院挂牌,同学们兴趣盎然开始了抛花绣的文化了解和技艺学习抛花绣工序繁杂,从手工挽线,拓印纹样,到固定绣绷和基本针法,非遗指导教师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孩子们认真思考,捻线穿针的过程既训练了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度也得到了提高。抛花绣属于多色线绣法,层次的修剪和用线极费心思,上百种绣线的渐变和修剪角度的判断尤为重要,考验着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和丰富想象力,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相同的纹样,同色系的绣线,不同的绣者,每个作品最后表达出来的情感都那么耐人寻味,各有千秋。

  

刺绣工作坊学生作品在黔南州妇联锦绣计划活动上进行展示

都匀八小非遗研学活动走进家乡马尾绣

都匀八小民族刺绣校外非遗技艺实践基地在毛尖广场挂牌成立州妇联副主席石蕾(左4)黔南州非遗协会执行主席胡运(左5)

  五个月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传统抛花绣的基本技艺,工作坊开始大胆尝试以蓝,白色渐变绣线表现青花瓷别样的美,以自由活泼的儿童画风尊重学生真正的喜好。刺绣技艺的学习让学生的创造性、专注度、持久力、和自制力都得到了提高。同学们从最初的动作笨拙,针法粗糙,到后来的屏息凝神、飞针不语,潜心完成的抛花绣作品让人赏心悦目,爱不忍释……一朵朵小花、一片片树叶、一只只飞鸟虫兽,仿佛有了生命,在平实的绣布上精彩绽放。加上同学们的静心领悟、全神投入,简单的图案俨然成了一幅幅灵动的艺术品珍藏于孩子心中,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写在脸上。

学生在学习马尾绣

马尾绣国家级传承人宋水仙老师指导学生创作

  年6月,“黔南州非遗文化进校园”走进八小,艺术坊学生现场展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   9月12日下午,广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梅,广州市妇联发展部部长袁微等领导一行,在贵州省党组成员、副主席龙丽红,黔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黎燕萍,黔南州党组书记、主席伍晓红等领导的陪同下,对黔南开展扶贫对接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并参观了都匀市非遗文创园,对话黔南非遗小传承人,对黔南都匀小学生从小传承和保护家乡的非物质文化,做民族文化践行者表示赞赏,对黔南州、市妇联在开展“锦绣计划”中   

州妇联副主席石蕾到工作室与学生交流刺绣艺术

州、市妇联及教育局到八小工作室与学生交流

都匀市教育局副局长陈萍昭到工作坊看望学生刺绣学习情况

  10月26日,贵州省水文局选中艺术工作坊学生抛花绣作品代表独特的贵州民族文化交流传播到瑞士世界水资源管理局,州妇联的“锦绣计划”带着孩子们满满民族自信漂洋过海走向更宽更广的天地。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妇女联合会上,参会的贵州妇联代表,黔南州妇联主席伍晓红在座谈会上向参加贵州代表团的全国妇女儿童部长陈晓涛介绍了学生艺术工作坊抛花绣作品,陈部长对孩子作品给予赞赏,并表示将绣品带到中国儿童博物馆作为贵州少年儿童传承古老技艺成果进行宣传展示。

  非遗文化的传承及家乡民族文化课程教育,都匀八小始终坚持不懈,抓好教师培训,不断提高认识;做好学生传习活动,以青少年学习成果展示谱写新时代红领巾风采。

  年7月,都匀市第八小学在“黔南好花红·非遗月月聚”活动中,大力宣传和推广黔南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被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授予“黔南非遗传承突出贡献奖”,同时3名教师被表彰、10名苗绣和布依族枫香染工作坊学生授予“小小传承人”荣誉称号。

01

苗绣工作坊学生作品作为少年儿童民族文化交流礼物送瑞士日内瓦大学

7月22至24日,由中国教育部、中国——东盟中心,东南亚教育部组织和省教育厅、省外事办举办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召开,都匀八小作为黔南州唯一代表优秀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参加少儿艺术教育课程展,将独特的黔南民族特色——布依族枫香染、苗族抛花绣、苗族织布技艺带到了会展现场,吸引了来自东盟国家及国内学者的极大认可,都匀八小以“学校特色课程”为依托,培养全体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通过非遗文化向国内外展示了都匀青少年儿童艺术教育成就,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家乡黔南,乃至贵州增添了一张靓丽的名片!

×

  年10月,备受瞩目的黔南州都匀毛尖茶(国际)茶人会、第九届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黔南州十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简称“三会”)在桥城都匀迎来了四方宾客。受都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邀请,都匀八小70名孩子及5名教师积极配合,加入自愿者的队伍,以原生态自编布民歌和毛尖茶礼仪美育课程展示向家乡“三会”献礼,为家乡繁荣发展点赞助力。“非遗文化进校园”在都匀八小彰显了它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上级各部门的   加大非遗文化走进校园,特别是小学校园传承,孩子传统文化教育从最美的少年时期就会在他的脑子里留下深刻美好的记忆,如同知识的传递一样根深蒂固,植入内心,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会的传播力量,提升人们对非遗文化的喜欢和热爱,让非遗文化不再高深莫测,难以触及,通过小学校园学生活动让家乡人、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和了解贵州民族非遗文化,让古老的非遗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会上八小学生茶礼展示

来源:李宏

编辑:韦春花

执行主编:李雪

编审:陈业胜

监制:陈萍昭

联系-

投稿邮箱:duyunweijiaoyu

.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yunzx.com/dyshj/7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