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都匀市 >> 都匀市环境 >> 正文 >> 正文

黔山沃土展新貌产值1182亿元机

来源:都匀市 时间:2024/5/7
开栏的话:烤烟基地翻起层层绿浪丰收在望,烟农喜上眉梢正在赶“烤”;红彤彤的辣椒挂在枝头,映红了农户幸福脸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里作物茁壮成长,保障粮食安全又促进产业增收;还有黔南大地田间地头涌现的机械化耕种收获场景……七月的黔南,绿意盎然的大地上点缀着缤纷色彩和丰收喜悦,奏响了一曲贵州山地特色新农业的乐章。产业兴,百姓富。硕果累累的丰收背后是黔南州稳步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久久为功。7月20日至21日,全国大豆油料生产暨带状复合种植培训会在贵州黔南召开,贵州日报报刊社黔南记者站开设栏目,展现黔南州各县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敬请期待!近日,记者走进都匀市匀山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毛尖镇江边村的茶园基地,连片的茶树铺满山间,成行的茶树延伸山岭,茶农们分散在亩茶园里,忙着采摘夏秋茶。如今,这里的茶农们不再靠双手采摘茶青,而是有了采茶“利器”——采茶机。记者看到,随着茶农的动作,鲜嫩的夏秋茶叶齐刷刷落入采茶机后面的集茶袋,短短10分钟,一袋鲜叶就采摘完成。茶农告诉记者,现在采收夏秋茶实现了机械化,采摘的茶青,可以制作不同品种和等级的茶叶,应采尽采,提高了茶叶的下树率。“以前我们用手采一天只能采几斤,现在全都机械化了,一天一台机器能采多斤,比以前强多了。以前拿手工采的一天一百多,现在拿机器采,一天能赚两百多呢!”茶农陆大姐谈到采茶的变化笑开了颜。“由于原来部分夏秋茶人工采摘时间长,需要投入较大人力物力,企业发展与农户增收都遇到瓶颈。”匀山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卢永乾介绍。为解决这一问题,匀山茶叶从年开始进行机械化采摘鲜叶,目前匀山茶叶机械化采摘茶园面积达到了余亩,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亩均增加鲜叶采摘斤,亩均增收元,一天可采2万斤茶叶,成本比起传统的加工方式减少70%,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茶园的经济效益。在加工车间,机器声轰鸣作响,工人们正在对刚采摘回来的夏秋茶杀青、揉捻、烘干,随后变成了清爽甘醇的大宗茶。“我们的炒茶师傅按照市场标准要求,严格把控,保证都匀毛尖夏秋茶的色泽、香味、口感达到高标准的品质,目前,所制作的夏秋茶均价为5元-12元/斤,大部分销往湖北,广州,安徽,湖南等地,市场需求旺盛。”卢永乾说,今年匀山茶叶夏秋茶年产量预计达吨,产值万元,累计带动人就业,茶农人均增收元。近年来,都匀市抢抓发展机遇,把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集中在抓基地、强加工、塑品牌上发力,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根据市场需求打造不同品种的都匀毛尖茶,打通销售通道,并持续安排农业专家到基地里为茶园的建设和管理做指导培训,开展“毛尖技工”培训、夏秋茶加工管护培训等工作,提高夏秋茶下树率,让茶园提质增效,促进茶企茶农增收。特别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都匀市不断延伸茶产业链,不断提高茶叶的下树率,春茶、夏秋茶的陆续开采,让茶产业释放长效“红利”,实现茶企与茶农的双丰收。据了解,都匀市26.21万亩茶园夏秋茶已经开采,预计今年夏秋茶产量将达到吨,产值11.82亿元左右。目前,茶叶订单主要销往广东、福建、山东等地,全市家茶叶企业,辐射带动3.6万户茶农增收,户均增收元,茶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及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柱。通讯员高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晓琳编辑卢泰铭二审莫宇三审张发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yunzx.com/dyshj/14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