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历程十余载,赤胆忠心话桑麻。这是为新蒙村大寨组父老乡亲谋幸福的布依族农民“刺梨”王杨龙普的真实写照。
年前,杨龙普作为拉补乃组组长时,多次在自己的田地里尝试种植刺梨,探索新的致富门路。
年12月,杨龙普任都匀市墨冲镇新蒙村村委会主任。
新蒙村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户,人,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主要以布依族聚居的偏远山村,截至年底全村已出列,但是基础设施及产业薄弱。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杨龙普把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带领村干部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同时,想方设法跑项目,千方百计争资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全村基础设施和整体面貌大改观。
他利用自己刺梨种植的成功经验,带领全组村民种植刺梨。作为新蒙村刺梨产业带头人,他一方面在刺梨栽种、修枝、施肥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一方面为销售刺梨拓宽市场,跑龙里,跑贵定,足迹遍全省各地。为了群众的利益,在跑销售过程中,为避免新鲜刺梨发生变质,他经常熬夜检查,半夜三四点睡觉是常事。
年,杨龙普通过拉补乃组的成功经验,整合全村资源,带领全村共种植刺梨余亩,年产量吨,全村年收入35余万元。
年,在他的努力争取下,新蒙村得到了扶贫专项资金支持,累计完成修建产业路达3.2公里,共计投资约65万元,使新蒙村刺梨产业运输得到了保障。
杨龙普在带领父老乡亲发展新蒙村刺梨产业同时,兼顾脱贫攻坚网格员的使命。他挨家挨户核实就业信息、人口信息,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进行大走访大核查,确保网格内所有农户均达到脱贫线以上。对在家且有劳动力的村民,及时向其推荐附近合适的就业岗位,落实一户至少一人务工的工作要求。平时,一户一档档案信息更新、收支台账信息、人口增减变动情况等,他都能按时准确的及时完成,切实履行好一位网格员的职责。
年,杨龙普被市委授予“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年2月被中共都匀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作者:胡仕碧(实习)
编辑:龙梅编审:叶灿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yunzx.com/dysyy/9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