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都匀市深入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以“文化育人、特色强校、优质立教”为整体办学思想,全面深入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积极推广特色创建经验和有效做法,以特色办学模式打造都匀特色教育。
享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温润
在工作中,都匀市多渠道发挥学校优势,建构同步发展模式。结合各学校自身办学优势,统筹推进集团校、集团成员校间的管理互促、研训联动、质量同进、文化共建等,组织开展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推进会、茶文化进校园推进会等,在推进会上,全市各中小学校长围绕各自的办学特色、发展定位和学校文化进行观摩学习、研讨交流,在教育理念、资源、方法、成果、品牌等方面实现共享,互鉴互学,加大特色创建力度,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通过开展校园运动会、科技节、书画影展、“五四”“六一”文艺活动等,充分展示出特色办学成绩。
水族剪纸培训其中,都匀七小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用中华传统文明引领校园师生活动,在每个节气到来时,通过书法绘画、主题班会、文艺表演、经典诵读等方式开展节气纪念活动,用古老智慧温润现代生活,让学生从小就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走进都匀四小,到处都是与“兰”有关的诗词典故,学校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诉说着兰的故事,四小用兰花典雅高洁、远离尘嚣的美好品格浸润着、影响着、塑造着孩子们。
做好民族地域文化的传承
在匀东镇坝固民族小学,像百人苗歌、百人芦笙、苗族手工艺等活动,同学们每周都能上两节课。这些特色课也逐渐成为学校的特长课而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师生在课堂闲暇时间,通过载歌载舞的活动,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
芦笙舞在推进基础教育发展中,都匀市教育局积极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特色体艺和都匀地域文化,力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充分发挥特色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形成“一校一特色”都匀教育品牌。
在都匀归兰乡,世居的水族同胞们一代一代传递着水族独特的风采。归兰乡奉合中心校就将水族文化与办学兴校相结合,把“非遗项目”——水族剪纸引进课堂,水族传承者们进校园向学生讲述水族剪纸的历史渊源,在学生心中根植下民族文化的信念。都匀八小以“非遗文化进校园”为契机,积极打造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活动包含从静态的刺绣、枫香染、制陶到动态的彩龙运动、中华武术等,充分展现了八小师生的多才多艺及对非遗文化的喜爱。
八小蓝染在具体工作中,都匀市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依据各中小学特色发展方向,探索出学区化和集团化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实施“名校”带弱校、带新校“引领辐射工程”,优化3个初中教育集团和5个小学教育集团建设,通过办学优势的植入、融合与再生,让各集团校、成员校充分发挥特色办学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广泛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活动,打造民族文化教育品牌,如都匀民中成功申创贵州省“双百工程”第二批民族特色示范学校。
民中“双百”吸收新时代校园文化的养分
都匀二小以平浪镇为综合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劳动实践、中医药知识研训等,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创新了新时代条件下小学生思政教育、生命教育活动形式。都匀三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六年奠基幸福一生”的办学理念,以“小宝塔”管弦乐团和乒乓球社团为载体,引领师生探索有趣而有意义的学习生活方式,实现“幸福教育”的价值追求。都匀六小将“经典润童心,科技伴我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特色课程开发、学生综合实践等各个环节,开展诵读经典、陶艺制作、科技实验等系列活动,形成了“润泽教育”办学文化体系。
宝塔管乐团此外,都匀还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党建品牌。市教育局实施“党建+航向引领、党建+双培驱动、党建+立德树人、党建+保障护航、党建+扶贫关爱”五大工程,以“”教育党建工作思路推动党建与教育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促进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双提高、双过硬”。
都匀深入实施特色办学,不断加强集团校之间的学习、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特色建设水平,“一校一特色”已经成为全市学校工作新亮点。
开展多样的社团活动,打造魅力都匀校园
都匀市教育局指导都匀民中、三小、九小等体艺特色学校通过抓好教育管理、示范教学、专题研讨、师资培训、学生互动等,树立特色发展典型。全市不断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示范校辐射引领作用,各学校纷纷组建了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的活动社团或兴趣小组,平时进行常规学习训练,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等,打造极具魅力的都匀校园,为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搭建平台。
开笔礼、艺术节、成人礼、运动会、美食节等缤纷多彩的活动展示了都匀师生的多才多艺。都匀一幼被评为“年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匀东中学莫昌宁同学获全国青少年拳击锦标赛48公斤级第一名,都匀六小获贵州省第三届科学表演大赛一等奖,都匀三中、四小分别获全省第九届学生乐团二等奖、三等奖......都匀特色教育已结出丰硕成果。
都匀一幼“十四五”时期,都匀将继续以“城区带乡镇、总校带分校、特色带优质、优质带均衡”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与都匀经济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事业,走出一条“教育资源更均衡、教学管理更优质、办学内涵更丰富”的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奋力推进都匀教育高质量发展。
END
来源
都匀市教育局杨波
编辑
文静
校审
周道来
审核
吴永砾
监制
罗璇
支持黔南教育,请点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uyunzx.com/dysyy/9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