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黔南州都匀市归兰乡翁奇村的文化广场人头赞动,商贾云集,场面十分热闹。人气高的原因,正是归兰乡翁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举办的首届民族农特产品展销会。一大早,十里八乡的村民把自家的农产品搬到展销会上整齐摆列,供消费者购买。
签约仪式现场
“签了,两千万!”中午,村合作社与来自贵阳、都匀等地企业达成了农产品采购协议,签约仪式刚刚结束,都匀市水务局副局长、驻村工作队队长骆远刚就迫不及待的宣布了这个好消息。“这次签约的产品有五黑鸡、五黑鸡蛋、鸡辣椒、稻田鱼,都是我们村的特产。”村里的农产品成了抢手货,骆远刚喜上眉头。如今靠着产业发展走上了致富路的翁奇村,曾经因为基础设施薄弱,思想封闭,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翁奇村地处归兰水族乡东北部,地理位置偏远,我们刚来的时候,全村10.0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愣是找不到两亩的平地。”骆远刚告诉记者,翁奇村无矿产资源、无龙头企业、无产业带动,半数村民选择外出务工,村民的贫困发生率一度达到了46.4%
翁奇村党建文化广场作为省公安厅交管局在都匀市所帮扶的三个村之一。近年来,省公安厅交管局相继投入万元解决了3.1公里通村道路修建、水毁道路修复、新村委会挡土墙的建设、交通安全文明村寨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年,省公安厅交管局又利用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帮助村民发展庭院经济——五黑蛋鸡养殖项目,解决了“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带领全村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五黑鸡肉质鲜美,有药用、滋补的价值,翁奇村的自然条件正好适合养殖,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确定以五黑鸡作为我们村致富的‘主力’。”骆远刚介绍说,开展进村帮扶工作后,驻村工作队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在村里建立合作社,形成“1+5+N”的发展模式,即一个龙头合作社+5个致富带头人+N户散养户,以此来逐步壮大产业,并充分保证养殖户的利益,提高合作社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发展后劲。
五黑鸡
“现在村里的五黑鸡养殖是产、供、销一条龙,由合作社发放鸡苗并提供销路,农户负责养殖,再由合作社统一收购,而且由于致富带头人的带动,大家都铆住了劲,一心一意都要把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
今年47岁的刘政就是村里的五个致富带头人之一,以前靠打零工维持全家的生活刘大哥,一年到头也剩不下几个钱,现在靠着养鸡,家里每年有6万多元的收入。“村里刚开始推广五黑鸡的时候,很多人都不太相信养鸡能挣钱,但我不这么认为,扶贫工作队到村里是要带我们过上好日子,肯定不会骗我们,所以别人不敢养,我就敢。”从最初的几百只到现在的两千多只,刘大哥家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家里盖起了三层小楼,向他请教养鸡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天上不会掉馅饼到嘴巴里,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我们自己也要努力脱贫致富。今年我还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年底的时候五黑鸡养殖能扩大到四千只。”谈到未来的生活,刘大哥信心满满。
展出的特色农产品广受采购商青睐滋补胜甲鱼,养伤赛白鸽,美容如珍珠,在翁奇村展位上,现场展出的五黑鸡、五黑鸡蛋、鸡辣椒等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刚签完合同,都匀市南旭就业服务中心总经理罗福永却有点高兴不起来。“翁奇村的农产品,我们前期已经考察了有半年多的时间,之前我们也做了试点推广,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供量远远没达到我们的需求。”
罗福永说,今天代表单位与翁奇村签了万的合同,有五黑鸡、珍珠鸡、稻田鱼。“很多老顾客知道我今天过来签合同,特地联系我提前下了订单,让我无论如何都要帮他留一批咱们翁奇村的产品。”
村里的五黑鸡养殖基地
“五黑鸡现在是我们村里的致富鸡,去年的时候全村五黑鸡存栏量只有羽,现在是20羽,预计年底能达到羽左右,下一步我们将在全村扩大养殖规模,预计受益群众户以上,户均增收1万元。”贵州省交警总队驻翁奇村第一书记冉东升告诉记者,如今村里建立起了一体化生产,销售机制,并且可以自行运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驻村工作队也将坚持产业发展“八要素”的工作原则,继续带领村支两委及合作社做好产销对接工作,不断提高翁奇村品牌知名度,真正实现“一村一品”,让该村优质农产品走出去,真正实现打造好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杜延卿
编辑章虹
编审李中迪杨天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duyunzx.com/dysyy/8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