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都匀市 >> 都匀市医院 >> 正文 >> 正文

定了年,都匀将迎大变涉及交

来源:都匀市 时间:2020/8/2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277977.html

总目标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力争高于全州平均水平。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相适应;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调控目标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以上。

关于两会

主要作法

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1、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

●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措施;

●全力做好就业需求和岗位摸底;

●抓好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低收入家庭等特殊群体的就业;

●大力推进劳动力培训;

●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

●实施根治欠薪行动计划,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大数据服务平台。

2、全力保障基本民生

●加强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加大临时救助力度。

●推进“互联网+社保”服务,实现参保单位缴费网上申报和银行代扣代缴。

●积极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做好居民生活消费品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监测,及时进行政府宏观调控。

●完成轮换入库吨市级储备粮和吨成品粮工作。

3、最大力度支持企业发展

●落实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16条政策措施;

●落实各项减、免、退税(费)政策;

●开展项目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行动;

●建立“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

●搭建民营企业融资平台;

●开展促进消费百日专项行动(房交会、汽贸会、大型商超购物节)。

4、千方百计保运转

●把工资发放、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等作为刚性支出方向,全力保障。

●从严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压减公用经费15%,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18%,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实现同步小康新跨越1、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战果

●深化“”帮扶机制;

●抓好脱贫人口动态管理和“回访”;

●形成多点支撑、长短结合、多层覆盖的扶贫产业格局;

●增加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岗位;

●进一步发掘培育“带头能人”队伍;

●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抓好搬迁劳动力技能培训。

2、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计划,加大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加强河流保护与管理,抓好河长制落实;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6个千人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整治;

●扎实做好土地例行督察存在问题整改及卫片执法检查;

●全力抓好20万亩国储林建设;

●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处置,加快农村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

3、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坚决落实“八个一批”和“14条”化债举措;

●加快推进国企重组与改革进程;

●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

●保持黑恶必除的高压态势;

●深入推进“平安都匀”建设;

●打好矛盾纠纷信访问题集中排查化解“百日攻坚战”;

●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非煤矿山等十大重点行业领域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实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

●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推动实体经济做优做强1、全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推进农村产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格局;

●推进以毛尖茶为主导,刺梨、铁皮石斛等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发展;

●抓好水利、机耕道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32万亩;

●加大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

●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

2、全力推进工业振兴

●实施重点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大力培育工业龙头企业;

●形成以绿色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特色轻工、新型建材等为重点的绿色工业体系;

●继续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全年改造项目6个以上;

●推进都匀工业园区规划;

●完善绿茵湖产业园区规划,力争把绿茵湖园区打造成集商贸、物流为一体的贵州内陆试验区物流港。

●鼓励盛世龙方制药、浩森玻璃、新山地汽车等优强企业扩能提质。

●推动豪龙水泥、瑞金建材、上成商混等传统建材企业转型升级。

●推进金力塑胶、杰傲门窗、匀城管业等新型建材企业发展壮大。

●鼓励企业研发创新,培育科技型企业1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

3、全力推进旅游业兴旺

●聚焦“”旅游规划战略,继续推进路虎小镇、朴语山居等旅游项目,加快打造山地越野、户外深度体验、神秘探索等旅游产品。

●融合发展茶文化、影视文化、民族文化,形成“山水桥城·光影茶都”特色旅游线路;

●加大旅游宣传推介,提高都匀旅游知名度。

4、全力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持续推动政府数据聚通用,抓好“一云一网一平台”建设,推动重点行业高频政务数据跨部门共享。●积极扩大“一网通办”网上政务服务范围,提高大数据技术在税务治理、社会安防等领域的应用率。●加强大数据产业招商和项目培育,落地大数据项目3个。●抓实“万企融合”大行动,实施融合项目6个,打造省级标杆项目2个。5、全力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五大”工程;

●全面优化整治消费市场环境;

●加快推进国贸购物中心等重点商业项目;

●培育消费新热点;

●实施星级酒店培育计划;

●以影视产业为核心,推动文化产业形成规模。

●做好物流业规划,扶持物流企业发展壮大;

●支持创办各类事务所、评估机构等城市服务企业;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房屋交易行为;

●实施“引金入匀”工程,助推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

推动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1、加强城乡规划管理

●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

●高质量做好乡村振兴规划;

●启动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

●严格规划管理,加大规划执行检查;

●大力整治农村建房乱象。

2、加快城乡建设步伐

●继续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

●启动班庄套公租房建设;

●推进实施云宫社区、南华新村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完善老城区服务功能;

●推进地下空间项目建设;

●加大文峰桥等旅游廊桥提质改造力度;

●继续实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

3、提高城乡治理水平

●继续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

●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

●强化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维护管理;

●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体系建设;

●继续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全力以赴拉动经济增长1、抓好项目立项补库

●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紧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及中央、省州重大战略规划投向,抢抓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机遇,立足资源禀赋优势,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民生短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领域,做好项目谋划,增加库内项目数量。

●鼓励借助外部智力参与项目编制,提升库内项目质量。

2、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积极推动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加工园区、市郊水厂(一期)等项目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及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

●继续实行重大项目市级领导包保制度,做好项目要素保障,建立重大项目从立项到竣工全流程跟踪服务机制,全力推动黔南农产品电商仓配港、东山文化园等67个省州重大项目建设。

●抓好贵南高铁、都香高速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服务。

3、推进六网会战建设

●紧盯基础设施“六网会战”行动目标,启动杨柳街经甘塘、螺丝壳、团山至桐州旅游公路规划。

●改造农村公路危桥5座。

●完成外环西路、纬一路等项目建设。

●加大“水网”建设,完成东湖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

●积极推动电力、通信、燃气等民生网络建设,保障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4、强化社会投资服务

●全面落实好支持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六大专项行动”和民营企业梯度培育计划。

●建立重大社会投资项目专项服务制度,积极推进清欧产教综合体、匀酒厂异地搬迁扩建等项目。

●继续开放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允许社会资本按规定进入。

●支持和鼓励企业在新三板等资本市场挂牌融资。

努力夯实发展后劲1、优化营商环境

●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

●推进“一窗式”改革和“一网通办”工作,市直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

2、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继续落实领导推动、专班负责、高标引入的精准招商体系,推动形成主攻粤港澳、拓展全西南、面向中东部、辐射全国的招商引资格局。

●继续实行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制度,组建项目服务团队,进行深度考察、洽谈、签约。

●鼓励企业以商招商,延伸产业链。

3、推动项目落地建设

●落实招商引资项目联席会审制度,推进意向项目抓洽谈、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实现环环相扣、步步紧跟。

●加强资源配置调控,重点解决项目用地、用水、用电、资金、人才等问题,推动项目早建成、早见效。

增强经济发展活力1、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破解“准入不准营”的问题。

●进一步深化乡(镇、街道)机构改革。

●继续推进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应急管理、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改革。

2、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全力打造贵州南部中心城市。

●借力黄埔区对口帮扶机遇,盯准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承接、人才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积极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开放新格局。

●充分发挥都独大道、都凯大道等交通枢纽作用,突出康养旅游业和绿色食品业,加强与周边县市区域的产业协同发展。

●做强外贸进出口孵化基地,提高外贸企业实力,助推毛尖茶、海花草等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3、精心承办绿博盛会

●我们要举全市之力把绿博会办成国家级、世界级绿色盛会,办成展现都匀绿水青山新画卷、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新样本。

共享发展惠及民生1、抓实教育事业

●进一步推进“”教育强市工程,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解决一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成一批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做到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示范提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民办教育卓有成效。

2、抓实卫健事业

●深入实施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八大工程”,继续抓好健康扶贫政策落实。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院医院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分级诊疗。

●探索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药品供应保障项目建设。

●强化东西部协作医疗卫生对口帮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3、抓实文化事业

●围绕绿博会召开,全面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生活。

●加强市文化馆、市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鼓励和支持文艺创作,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

●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推进非遗文创作品产业化发展。

来源:都匀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

ATTENTION推荐阅读

都匀要全面爆发了!如果3年后你还在都匀!你将面临…

90后夫妻深山连生9娃,第10个孩子即将出生!

异地载客!黔南3辆出租车在都匀被查

责任编辑:微黔南V米

投稿:vqiannan

.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yunzx.com/dysyy/7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