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匀市在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按照“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要求,创新制度设计,完善技术支撑,建立了“政务”服务管理统一平台,充分发挥全市行政力量的联动协同作用,既回应和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正当利益诉求,又有效提升了政府行政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
都匀市以服务管理社会为目标指向,以回应和解决群众诉求为切入点,以都匀智慧城市“云上都匀”建设为支撑,统筹各方力量,建立完善资源共享、反应快捷、处置迅速、运转及时、高效协调的联动“政务服务”平台,形成“一体化设计、一个平台指挥、一管到底处置、一套考核办法”的联动机制,有效回应了社会群众不同的诉求,极大提升了服务和管理社会大众的效能和满意度。
主要做法
一、一体设计助惠民服务。把所有政府部门工作职能职责装入预案库,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工商税务、金融投资、市政交通、公检法等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群众诉求统一纳入服务范围,打破8小时坐班式服务、有需求群众找不到人的局面,科学有效地整合政府资源,24小时全面接受群众各类求助诉求,实现为民服务多元化。实行全天候网络值守,制定每日值班报备机制,各部门值守人员每日在平台录入值班情况,联勤联动单位通过网络值守,不集中办公,变传统集中式值守为网络平台在线动态值守,随时接受平台指令,根据平台推送的任务进行处置。在遇到特大紧急突发事件时,由公安部门协助政府应急办统一指挥调度处置,日常性服务工作由受领任务单位自行调度处理实际问题,解决“外行指挥内行”的困扰。
二、一个平台助指挥调度。统一受理。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将政府各部门服务工作、服务窗口职能集中到平台,统一接受指令,让群众只需拨打“”这个家喻户晓的服务号,诉求就能得到受理,实现一个平台受理,一个平台指挥,减轻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分类诉求。对群众报警及各类求助诉求实现电话、网络、手机APP分类分流派发。属警务类诉求,快速接转到公安部门及一线民警,进入快速接警处警流程;属民生及社会事务诉求,快速推送到每日值班人员手机APP,值班人员及时受理处置;对群众投诉的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信息,系统自动分析后进行分类派发,督促政府部门及时处理。
三、一管到底助处置落地。全过程监督。值班人员接到指令受理后,在市区必须15分钟内赶到现场,在乡镇30分钟赶到现场,并向平台及时反馈处置情况;需多部门联动的,由平台指定一单位为主责单位,牵头相关部门联动处置。平台通过短信催办提醒,对政府部门超出15、30、60分钟内未受理的,系统自动通过催办短信分别提醒值班领导、部门主要领导、分管市领导直至党政主要领导,对部门承担的诉求受理、流转、结案等流程进行全网全过程留痕监督,倒逼责任落实。推行四级督办。平台将任务职责通过指令的形式进行派送,“签收”代表责任的转移;对未签收的情况,通过单位值班员、单位值班领导、单位主要领导、分管市领导四级督办督促落实责任,有效提高各部门联勤联动能力,确保各类诉求快速规范处置。
四、一套考核助效能提升。出台《都匀市政务服务平台联动方案》《都匀市政务社会联动工作考核办法》,明确了联动部门职责,规范了群众报警诉求的受理、分派、流转、追踪、结案等工作流程,确保群众合理诉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置。通过抽取平台民意测评数据,对部门在受理、处置、反馈、结案等环节分析汇总,全面考核部门工作绩效;实行月考核、季考核,将日常考核情况纳入全年考评。提前监管。针对环保事故等重大事件处置工作,“政务中心”在调度时发现联动单位涉嫌不履职、不作为的情况,第一时间通报市纪委、市检察院,由专职部门进行纪律监督和法律监督,提前介入预防渎职失职情况发生。问责问效。对全年月考核排名后三名的单位,第一次给予单位警告、第二次由市监察局对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第三次对单位主要领导进行问责处理。
取得的成效
“政务”的实践,探索出了在新形式新要求下,如何协同综合服务社会群众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升了政府打击违法犯罪、化解社会矛盾、回应群众诉求的能力,群众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年,都匀市成功举办黔南州现场观摩会,受到上级肯定和广泛好评。
一、实现了专事专办。“政务”运行以来,共受理群众各类诉求起,其中非警务类起,主要集中在水电、卫生、环保、城建等社会管理的诉求,占受理总量的68%;警务类起,占受理总量的32%,公安接警量同比下降73%,让一线民警有更多精力投入社会治安防控及违法侦查工作,提高了“见警率”和“管事率”,社会治安进一步改善。
二、提升了行政效能。“政务”解决了长期以来政府各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相互推诿、公安机关“单打独斗”的局面。如,“政务”运行以前,一线民警将精神病人或流浪乞讨人员信息采集后,要等指挥室联系民政部门才能移送,该平台运行之后,可以实现直接将指令信息进行派发,一线民警进行信息采集,民政部门同步联系指定的医疗场所并主动移送。大量的社会管理服务事务实现了警情与民情的无缝对接,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解决了人民群众新期盼新要求,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方便了群众办事。针对群众日常大量诉求,“政务”依托大数据应用,实现了交付处理的工作自动化追踪,为群众提供24小时现场处理、矛盾化解、咨询解答等服务工作。群众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手机随时随地查看诉求办理进度,实现了群众报警求助“一号通”,群众有所呼,服务必有应,真正方便了群众,让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红利。
经验启示
一、机制创新是重要关键。通过服务社会大众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政务”平台整合了全市力量,有效利用资源,实现全市一盘棋统筹调度,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作战,避免重复低效的工作方式,大幅提高为民服务工作效能,解决了诉求途径分散、群众求助难的困扰,发挥了1+12的效应。
二、强化服务是核心追求。服务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把群众的期盼作为第一信号,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都匀市把化解社会矛盾和满足群众诉求做为源头治理的重要手段,综合运用监督、督办、考核、信息公开等举措,与群众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用真心、真诚、真情赢得群众信任和认可。
三、技术手段是重要支撑。信息化的社会,先进技术的作用越来越突显,人力作战的传统思维和方式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都匀市以大数据建设应用为依托,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将服务管理建立在科学有效的现代技术平台上,实现了管理指令和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形成了扁平化、智能化的立体式指挥模式,为公共便民服务提供了快速、高效、便捷、管用的良好渠道,实现了全方位、一站式、信息化的综合服务。
来源:都匀市委政研室
作者:顾光景唐代明
编辑:彭鸧锐杨雅楠王启红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得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duyunzx.com/dysly/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