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潘鸿彪,今年44岁,是贵州电网公司都匀三都供电局计划建设部副经理。年3月,我主动请缨到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仙人桥村担任第一书记。3年来,我用脚步丈量“扶贫路”,用汗水浇灌“扶贫花”,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诠释了自己的忠诚、责任与担当。茄子大丰收,潘鸿彪(左)露出开心笑容驻村工作初始,通过走访摸底,我发现村党组织凝聚力不够强,职责任务分工不明确。党组织“一把手”党建意识不强,对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用心不够,被上级党组织定为“党组织后进村”。找出症结,我召集有关会议多方征求意见后,向上级党组织申请更换村党组织书记和补充村支部副书记及村主任助理。从“三会一课”起狠抓落实,建立党员活动室、会议室、档案室等规范化整顿办公环境,严于律己团结村“两委”,带头示范一马当先,于年底把“党组织后进村”转变成为中和镇先进基层党组织。都匀供电局给仙人桥村捐赠篮球架及配套运动器材驻村以来,我针对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和非贫边缘户的不同情况,始终盯牢看紧“一达标、两不愁3+1保障”这个核心不放松。团结村支“两委”和驻村干部一起制定一户一策,一人一方案,补短板、强弱项、稳就业和产业带动,多方争取外援,解决了危房改造资金不足、环境卫生整治、交通设施建设、农田灌溉、群众健康体育文化设施等难题共34个,群众的收入逐年增长,全村建档立卡户户人全部如期实现稳定脱贫。潘鸿彪(左)到蔬菜基地查看辣秧生长情况发展产业是着力解决建档立卡户脱贫的有效途径。我注重致富能人的培养,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就业引导和帮扶等多种形式,全村涌现出9个致富带头人,引领产业发展强动力。年以来,申报实施种植了黄桃亩、茶叶余亩、百香果亩、白萝卜亩、板蓝根亩、茄子亩、线椒亩等,还建设了头规模的福猪基地3个,蔬菜大棚75亩;秋冬种的种植产业正在实施之中。养殖方面:稻田养鱼亩、林下养鸡3万6千只、黑猪养殖头、代养羊只等产业,群众能激发自我发展,建档立卡户有分红,让留守群众就近稳就业,做到精准增收脱贫。潘鸿彪(前右)指导群众如何修剪茶叶脱贫先扶智,提升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是实现脱贫的一个有效途径。我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yunzx.com/dyshj/15421.html
上一篇文章: 我的扶贫故事倾情帮扶连民心,带民增收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