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都匀市 >> 都匀市车站 >> 正文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文勇一支劲笔书写二十四年

来源:都匀市 时间:2021/3/29
中科公益爱心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032498.html

在我家中母亲的遗像前,放着两本红红的荣誉证书:一本写着:“文勇同志:在都匀市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优秀,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中共都匀市委,年6月”;一本写着:“文勇同志:您入选年度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文化骑兵),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年12月31日”。

我之所以要把这两本特别的荣誉证书放在我母亲的遗像前,主要是想以此特殊方式告慰英年早逝的母亲。因为我的母亲是一位从小失去父母,从孤儿长大的贫苦农民,饱尝过苦日子的辛酸。她生前一直教育我们三姊妹,不管你们今后走到哪里,生活条件再好再富裕,也不要忘记自己是贫苦农民家庭出生的,不要忘本,要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地做事,多为群众做好事、行善事。

年3月,我从乌江边一个土家山寨来到黔南州都匀市,从事最普通的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这一干就是24年之久。我始终保持农民儿子本色,把笔端和镜头聚焦脱贫攻坚、自然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传递社会正能量。

年5月文勇深入原坝固镇坡脚苗寨采访扶贫情况

我踏入报社不久,就提出“边远山村行”主题采访策划得到领导批准,我独自徒步走进都匀市最偏远的大定村、翁奇村、胡广村、黄河村、甲壤村、新坪村、摆桑村、摆喜村、新龙村等都匀与周边县(市)接壤的最偏远山村采访,在《都匀报》开辟专栏作系列报道,大力宣传各族同胞与贫困抗争的精神。

文勇帮贫困户陈明高推销板栗

24年来,我不是在偏远村寨、田间地头、山水之间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哪里最偏远,哪里就有我的新闻足迹。不少民族乡村信息闭塞、不懂汉语甚至不通公路,我坚持一步一步用脚丈量,书写出一篇篇感人至深的脱贫攻坚故事、用镜头记录下一幅幅生动而美丽的现代新农村画卷。

文勇深入核实贫困户危房

年3月24日,我收到都匀市原沙寨乡凤啭村摆让寨索洪旺写来一封求助信,我很快赶到他家,见到令人心酸的场景:一栋摇摇欲坠的木房里,一个身着破旧的年幼小女孩正在淘米煮饭、熬药,一个年迈的老妪躬腰为躺在昏暗潮湿的床上的残疾男的干枯脚敷药止疼。小女孩走到旁边安慰:“爸爸,你的脚疼不疼,坚持点就好哈”。

文勇通过新闻报道使贫困户索洪旺一家人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我在深入了解得知,这残疾男子名叫索洪旺,45岁,未婚,年春节过后,他随同村青年赴新疆温宿县务工,被大雪困4天4夜,双脚冻伤成三级残疾。年1月,他被亲戚接回家,因无钱救治,躺在家里苦熬,双脚坏死,肌肉溃烂仅剩骨头,危及生命。7年前,他赶独山场途中捡拾一名仅出生几天的弃婴来抚养,因无法办理户籍而辍学,70多岁的老母每天起早贪黑照顾儿孙,生活窘迫。在热心人的指点下,请人代笔,写信向我求助。

我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家,连夜赶写出通讯《七岁养女撑起一个家》在《贵州都市报》、都匀新闻网等媒体发表,很快被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全国多家知名媒体转载,引起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yunzx.com/dyscz/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