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尚象主篆的《贵州通志》
陈尚象,字心易,号见義,明朝贵州都匀卫人。陈尚象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为人刚毅,直言敢谏,嫉恶如仇,不畏权贵。他十二岁考中秀才,补卫学生员;万历七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万历十一年,授中书舍人。他曾任户科给事中、刑科左给事中、吏科右给事中等职。
陈尚象刚正不阿、敢犯权臣。万历十年,张鲸掌任东厂太监,兼掌内府供用库。张鲸深受当朝皇帝明神宗信任,依仗皇帝恩宠,纵容鸿胪寺邢尚智招权纳贿,耽于声色;勾结锦衣卫都督刘守有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由于张鲸掌管着东厂与内府供用库,内阁辅臣对他颇为忌惮。但是,陈尚象不畏东厂太监张鲸及其党羽的权势,直言上疏揭露张鲸的种种罪行。
在众多官员前赴后继的交章弹劾之下,张鲸以贪赃枉法之罪遭弹劾失宠,遂去职充军。
陈尚象心怀国家、毕命报主,明朝有“国家建储,礼从长嫡,天下之本在焉”之说。万历帝迟迟不立太子,令群臣忧心如焚。陈尚象心怀国家安危,心系朝廷趋势,力争稳固大明根基。他为巩固国本、稳固朝纲,安定民心,上疏请求皇子出阁读书识礼,以提升皇子的文化素养及执政能力。陈尚象此举惹怒万历帝,被罚俸禄半年。
时隔多日,陈尚象抱定“毕命报主”之志,与礼科给事中李献可等人再次上疏谏言,请求万历帝册立太子。此时,激怒万历帝而长废谏官,将陈尚象等人廷杖削职、贬为庶民。
陈尚象潜心修学、不畏权贵,被贬斥归乡后,陈尚象潜心修习阳明学术,属王阳明四传弟子,践行“知行合一”学说,主篆《贵州通志》,著作有《疏草》四卷,诗文集若干卷。当时,贵州宣慰使安国亨位居高职,意图美化粉饰其祖先“不清白”的历史,特派人将一千两银钱挑至陈尚象家中,让陈尚象在编撰志书时,修改历史,扭曲事实。陈尚象极为痛恨贿赂的手段,鄙视这种行为,便厉声斥责、赶出门外。陈尚象不畏权贵,不惑钱财的傲骨气节,成为了一段廉洁自律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
明熹宗天启初年(公元年),朝廷录用先朝言事诸臣十三人时,陈尚象等九人早已去世,特追赠他为光禄寺少卿。
陈尚象为官清廉,一生清正廉明。他刚正不阿,敢言敢谏,一直声震朝野,堪称都匀的骄傲。(都匀市纪委监委)
来源:周月洋整理
一审:刘祺琦
二审:岑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uyunzx.com/dyscz/9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