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曾经有这样一个标签:都匀大桥头,汽车打转转,火车打圈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来到都匀的人啊,都喜欢学说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到底有什么样的含意,描述着怎样的都匀呢?
都匀本地人鲁鸿:
反正(当时)了解都匀的人
都会讲这一句话
市民:
说明当时的都匀交通不太发达嘛
瓮安籍都匀退休人员胡学亮:
就是都匀太小了咯嘛
路太少了嘛
都匀本地人鲁鸿:
汽车打转转
就是好象觉得这个地方很小
施展不开来,要找地方打转转
山东籍都匀退休老驾驶员
杨洪兴:
交通不方便
因为这个地方(当时)交通有点闭塞
火车都没有回转的余地
山东籍都匀退休老驾驶员
苑世河:
是说这个地方太狭窄太小了
它没有其它岔路
车转来转去就这么一条路
杨洪兴与苑世河两位老人今年都八十多了,他们对都匀的交通变化可以说很有发言权,虽说不是都匀本地人,可五、六十年前退伍分配到都匀时,他们俩位可是当时很稀缺的驾驶员。
山东籍都匀退休老驾驶员
苑世河:
我们俩个都是驾驶员
开了四、五十年的车就在都匀打转转
都匀这一片,哪个旯旯角角我们都走遍了
但是现在你叫我们走我们就不知道了
地方都变化了,那会一天跑独山、跑平塘
路上遇不到几个车,那会车很少
山东籍都匀退休老驾驶员
杨洪兴:
(那会)都匀就剑江路这条街
汽车也就是转到西山公园
来回的转,就在这里打转转
曾经的都匀城,图为斜桥百子桥一带
当年的都匀城只有几条老街,一个小小的交警站岗亭就代表了城市最繁华的大、小十字;
曾经的都匀城
低矮的三、五层楼就算是城里的庞然大物;
曾经都匀城里的大楼
满城跑的人力三轮车已经算最时尚的交通工具;
曾经都匀城里的人力三轮车
这些带着满满回忆的画面,不知触动着多少老都匀人的心。
曾经的都匀街头
说起火车打圈圈,老杨伯也有话要说。
山东籍都匀退休老驾驶员
杨洪兴:
就是在老火车站后边
人要推着火车头打圈圈(掉头)
都匀本地人张银秀:
火车可以拿人推嘛,是不是
那会有人推嘛,现在谁还推火车咯
都匀的铁路轨道
52岁的鲁鸿大姐虽说在外工作了三十年,可如今还是选择回到了都匀,说起当年都匀的火车,她是记忆犹新。
都匀本地人鲁鸿:
原来从北站过来,穿到市中心
我们家开始住在老山可乐
晚上根本睡不着,因为火车随时来
你刚刚一闭眼睛,火车就响了
都匀退休老人李长青:
原来是蒸汽车,一来就轰隆轰隆.....
都匀老火车站原貌。图自网络
黔南州建州63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州府都匀作为全州发展的一个缩影,变化之大让每个都匀人欣喜不已。
山东籍都匀退休老驾驶员
苑世河:
变化很大,现在变化快
山东籍都匀退休老驾驶员
杨洪兴:
变化太大了,变化太大了
瓮安籍都匀退休人员胡学亮:
变化太大了
山东籍都匀退休老驾驶员
苑世河:
这几年楼房林立,交通也方便
山东籍都匀退休老驾驶员
杨洪兴:
现在我们出去
都找不到路回来了
瓮安籍都匀退休人员胡学亮:
意味着党的政策,开放又好
都匀的这个变化,变化太大了
这个建筑方面,四面八方的
过去蟒山是最高的
现在蟒山都看不到了,房子都挡掉了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黔南州迎来大发展。
如今“汽车打转转火车打圈圈”这样的方言谚语早已没有多少人在提起,因为这样的标签已经不能再代表都匀。
如今都匀交通四通八达,人民出行日益便利,那一道穿城而过的火车铁轨也已经消失了踪影,群众也不用再伴着火车来往的轰鸣入睡了。
都匀本地人鲁鸿:
“火车打圈圈汽车打转转”
好象现在已经不能
形容都匀的这个城市了
都匀本地人张银秀:
都匀发展成了这种
怎么还能拿这个来作
(都匀的)概念咯
如今的都匀,还贴上了“网红西山桥”,“秦汉影视城”“国际足球小镇”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新标签”。
那个曾经的“火车打圈圈汽车打转转”已经变成了过去式,留在了老都匀的心底,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视频更精彩
今天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3周年的日子,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许多事都已悄然改变,除了那句“火车打圈圈,汽车打转转”,作为州府的都匀市还有很多地方都有了新变化。比如在都匀人的心目中,人民广场和石板街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都匀人成长,自身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画面中个踢球的场地,也许现在年轻的观众不知道是哪。
上了一些年纪的人会比较有感触,这里是咱们都匀的人民广场,以前叫做大会场。
时过境迁,从前的球场沙地,如今已经变成了平整干净的广场,周围的建筑物也早已焕然一新。
市民:
在我小时候的广场
就是一个烂烂的大球场
旁边还有一个台子
这边也是个台子后面就是个小吃街
市民:
以前挺小的
现在肯定变化不一样了
大多了
市民:
原来都是泥巴路,下雨就是烂泥塘
卖菜的摆了一大圈
现在这种情况漂亮多了现在好
原来泥巴地
原来都匀开大会都在这里开的
原来那里是京剧团
旁边是州体委
石板街与人民广场一样,都是都匀市区里人气很旺的地方,同样承载了许多老都匀的记忆。
石板街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以块青石铺砌而成,全长米,两旁的建筑都带着明清古典建筑风格的韵味。
看着蜿蜒而上的石板路和木制的雕花门窗,经过了多年的风雨岁月,它依然是那么美丽,如今成了都匀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条百年古街,不知迎来送往了多少过客,街旁林立的商铺,游客流连的脚步,古街韵味依旧。
石板街并非一成不变,这些年来,石板街也经过了多次修缮。
市民:
完全跟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37年前
好像都是很久的样子
市民:
以前看石板街没有现在漂亮
没有现在整洁
这些珍贵的图像资料记录着历史变迁,都匀这些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有目共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为家乡点赞。
视频更精彩
十二在线带你看黔南《看黔南》由黔南广播电视台主办商业合作联系,精彩回顾:
黔南孩子有福了!
州管干部任前公示多地调整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yunzx.com/dyscz/8802.html